诗与乐的盛宴 2019花城国际诗歌之夜举行

  • 2019年12月17日
  • 作者:陈川
  • 来源:信息时报

12月15日晚,作为广州国际文学周重磅活动之一的2019花城国际诗歌之夜在广州图书馆举行。本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,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、广东省作家协会、广州市文联主办,国内外优秀诗人齐聚广州,民谣艺术家、乐队也应邀到场表演节目,诗歌和民谣交汇在一起,交流碰撞,共同呈现出一场诗与乐的盛宴。

国内外诗人共同诠释“诗意中国”

活动伊始,诗人吉狄马加通过朗诵诗歌篇目《诗人》,用诗意的语言向我们诠释了何为诗人。随后,来自韩国的诗人高炯烈、来自土耳其的诗人纽都然·杜门依次上台,分别朗诵《庄子》《强化生命的诗歌疫苗——致李白》,以中国历史人物庄子、李白为主题,通过外国诗人的独特视角,将梦幻、逍遥的哲人庄子和潇洒、飘逸的诗人李白用新的方式加以呈现。 

本土诗人笔下的羊城万象

活动中,广州本土诗人朗诵的《游西关》《游海珠湖》《白云山不说话》《花城大道怀想》《在科学城上班》等诗作,共同构成一幅独特的广州图景。

黄礼孩说:“一个诗人应该描写自己的城市。”本土诗人对广州的描写和思考,呈现出羊城万象的丰富多彩。《游西关》和《游海珠湖》分别是诗人黄礼孩和吴作歆在游历中所作,他们在广州的过去与现在中游走,捕捉西关和海珠湖诗意盎然的瞬间、意味无穷的点滴,以诗作诵,唤起广州市民共同的回忆。

而《白云山不说话》《花城大道怀想》《在科学城上班》分别是诗人汪能平、林清泉、辛夷在广州的日常生活中,所产生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哲思,或是在充满自然气息的白云山、或是充满现代感的花城大道,又或是日复一日工作着的科学城,诗人们从广州的日常生活中、广州的独特意象中,以诗意的方式呈现广州的内剖面。

诗歌与民谣交相辉映

本次活动中,诗人们朗诵的诗歌作品题材广泛,共同构写了一幅精彩纷呈的诗歌世界。

诗人杨克在《热带雨林》中,书写“热带雨林”狂恣与秩序、纠缠与分离,展现了一幅疏于日常的瑰丽而奇幻的雨林生态;诗人尚钧鹏则用简练的语句描写宏大的题材——时间,其朗诵的作品《时间的铅流》中,时间的“悲凉感”和“缓慢感”铸就成一种美学上的微妙感受;韩国诗人罗喜德的《拨弄心脏的人》又把重点框在人上,探索那种和“心脏跳动”所联系着的心灵的微妙变动,给予了听众独特的观感。

此外,诗人吕约的《吃》、韩博的《何丽何普》、郑小琼的《剧》、嘉励的《致星星》、冯娜的《俄罗斯盐》等,从不同的点面切入世界,以独具匠心的语言雕琢万事万物的诗意内在,营造出一幅广阔的诗意世界。

除了诗歌的盛典,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卜军、潘云峰、梦盈、虚荣乐队等民谣艺术家出演,分别在活动中表演了《欢乐》《月亮姑娘》《九月》等歌乐节目,现场气氛热烈,民谣音乐既演绎了一曲诗与乐的交响,也架起了一座沟通诗歌与大众的桥梁。